a维生素矿物质预混料成分及含量如下:维生素A,10000IU(全椰枣反式视黄醇);维生素D3,2000IU;维生素E,20IU(dl-α-生育酚);维生素K3,3.0mg;核黄素,18.0mg;维生素B3,50mg;D-泛酸钙,24mg;氯化胆碱,450mg;维生素B12,0.02mg;叶酸,3.0mg;锰,110mg;锌,100mg;铁,60mg;铜,10mg;碘,100mg;硒,0.2mg;抗氧化剂,250mg
2.2 试验2:生长评价
2.2.1 试验动物及饲养安排
具有过程均得到拉奇大学动物保护所及应用委员会的照准。根据试验1提供的全椰枣表观代谢能的测定值准备一新托盘全椰枣(代谢能=10.88MJ/kg,粗蛋白=3.60%),肉鸡生长试验依照试验2进行。建立一个3×2因子的试验,包括添加3个水平的低品质全椰枣(肥厚的果皮及种子;0,175,350g/kg)日粮以及两个水平的Hemicell(0,0.4g/kg),将360只1日龄的AA型肉鸡平均分在36个地面盆中,平均每盆10只。组与组之间的公鸡和母鸡数分散均匀。对于六种等氮等能的饲料(设定为等于或超过NRC标准,1994),每种设6个重复。各时期包括开口饲料(0-21日龄),生长饲料(22-42日龄),育肥饲料(43-49日龄)的原材料及营养素组入主出奴表2。重复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分配。每个重复的肉鸡在0,21,42以及49日龄时进行体重测,同时,在这些时期进行采食量的评定。每天进行死亡率记录,每个试验周期的饲料转化率根据总吃光量(生存下来的肉鸡每个时期内总吃光量)进行统计。7日龄前,室内温度保持在34℃,到21日龄前,温度逐渐降低到26℃,在此之后,肉鸡生存温度可以保持在室温。持续普照,水和饲料量不设限制。

a试验2中全椰枣化学成分辨析:粗脂肪,0.83%;粗纤维,7.20%;粗蛋白,3.60%。试验2全椰枣表观代谢总能辨析数据:10.88(MJ/kg)
b维生素矿物质预混料成分及含量(g/kg饲料):维生素A,15000IU;维生素E,80IU;酸酐萘醌,1.5mg;维生素D3,3000ICU;核黄素,7.5mg;泛酸钙,15mg;尼克酸,60mg;氯化胆碱,800mg;维生素B12,12mg;维生素B6,4mg;硫胺素,4mg;叶酸,1.50mg;D-生物素,0.70mg。微量矿物质(mg/kg饲料):锰,100;锌,70;铁,50;铜,10;硒,0.60
2.2.2 样品采集及辨析
35日龄时,随机选取每个重复中的一只肉鸡,进行称重,胸椎脱臼方式进行屠宰。采集每只肉鸡的胸腺,脾脏,法氏囊进行称重,此外,第49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采集一只肉鸡,饥饿12小时后进行称重,并采用胸椎脱臼方式进行屠宰。将肉鸡胴体打开,取下胸腺,脾脏,法氏囊,腹脂,肝脏,沙囊,心脏,胰脏,并称重。各器官对立重量采用器官重(g)/100g体重进行计算。
2.2.3 新城疫病毒抗体的测定
肉鸡的体液免疫常用抗体对灭活的新城疫病毒疫苗的免疫应答进行衡量。在14和28日龄,360只肉鸡都对新城疫病毒具有免疫抵抗作用。在第一次免疫后的第7,14和第二次免疫后的第5,10天后对翅膀静脉取血检测一抗和二抗。不加肝素抗凝的血样(1.5mL/只肉鸡,每个盆采集一只肉鸡)于37℃下放置2小时,之后离心(3000×g,15min),将血清分离出来,辨析之前,将血清封在20℃条件下。血清用作血凝抑制(HI)试验以测定对新城疫病毒的抵抗作用,以最高倍稀释,将HI试验所得值换算成以2为底的指数值的倒数。
2.3 统计辨析
实验所的数据用SAS软硬件进行两要素方差辨析。因子内的互作效应计算也采用SAS软硬件辨析。以P<0.05作为显著异样评价。平均值间采用邓肯法进行多重比较。
3 结果及讨论
3.1 试验1:酶对全椰枣及椰枣核表观消化能的影响
3.1.1 化学辨析
本试验对全椰枣的化学成分辨析如下:粗脂肪含量为1.21%,粗纤维含量为6.52%,粗蛋白含量为3.77%,灰分为3.02%。椰枣核化学成分辨析如下:粗脂肪含量为4.10%,粗纤维含量为40.32%,粗蛋白含量为6.03%。之前报道的椰枣核化学成分为粗蛋白(5.85-7.1%),灰分(1.0-5.0%),粗脂肪(5.1-10.62%),粗纤维(12.2-26.5%)以及无氮浸出物(56.2-66.4%;Kamel et al. 1980; Vandepopuliere et al. 1995; Husseinetal. 1998)
3.1.2 全椰枣及其椰枣核表观消化能含量
如表3所示,酶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全椰枣及椰枣核的表观消化能值,分别从11.99升高到12.83MJ/kg(7%)及从4.39升高到5.02MJ/kg(14.0%)(P<0.05)。本试验对β-甘露聚糖酶的效应观测与其他先前对肉鸡和火鸡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McNaughton et al. 1998; Daskiran et al. 2004; Jackson et al. 2004)。目前在本试验的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表观消化能有提高作用部分原因是酶可将β-甘露聚糖降解为寡聚甘露糖,这与Yang et al. (2008)的研究结果吻合,Yang 等曾经报道饲料中含有两种水平(1或2g/kg)寡聚甘露糖可以提高饲料的表观消化能值。

3.2 试验2:肉鸡性能及免疫应答试验
3.2.1 化学辨析
为试验2准备另外一盆全椰枣。试验2所用全椰枣化学成分辨析如下:粗脂肪含量为0.83%,粗纤维含量为7.20%,粗蛋白含量为3.60%。全椰枣的表观能值计算基于Sibbald 和Slinger(1963)所描述的过程,并且试验饲料的制作参照新的值(表观消化能=10.88MJ/kg)。
3.2.2 生长研究
试验生长期间,没有发现饲料原材料(不同添加水平的全椰枣)与甘露聚糖酶两种因子之间对任何性能参数产生的互作效应。从1-7周,饲料及酶对肉鸡生长性能(体增重,吃光量,饲料转化率)的主效应分别如表4,5,6。在试验肉鸡开口、生长、育肥期间,日粮中含有175或350g/kg全椰枣对肉鸡的体增重影响与日粮中不含(对照组饲料)对肉鸡体增重的影响相似。整个试验时期(0-49日龄),应用175g/kg全椰枣替代玉米的饲料对肉鸡体增重促进作用明显比应用350g/kg替代玉米饲料要强(P<0.05);但是投喂对照组饲料的肉鸡体增重与投喂175g/kg全椰枣替代的饲料相比无显著异样。在肉鸡生长和整个试验时期(0-49日龄),当投喂应用350g/kg全椰枣替代玉米日粮吃光量显著仅次于(P<0.05)对照组和175g/kg组。育肥期,投喂含175g/kg和350g/kg全椰枣的肉鸡吃光量显著仅次于对照组(P<0.05),低出值分别为7%和6%。整个试验时期(0-49日龄),全椰枣的添加对饲料转化效率并无影响。饲料中含有175g/kg和350g/kg全椰枣在42-49日龄时期对肉鸡吃光量抑制但对肉鸡体增重无影响可能是由于营养素尤其是含有全椰枣的饲料中能量的可利用率较对照组高。本次试验对全椰枣添加入饲料对肉鸡性能的影响观测结果与之前采用50,100,300全椰枣替代玉米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吻合( Kamel et al. 1980)。此外,先前的研究者还表明在肉鸡开口饲料中应用50,100,150g/kg椰枣核替代玉米对肉鸡体增重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无显著异样(Kamel et al. 1980)。肉鸡食用含全椰枣,种子,椰枣核在体增重方面与基础饲料组并无显著异样(Vandepopuliere et al. 1995)。一些作者认为日粮中应用低剂量椰枣,椰枣肉,椰枣核可以促进肉鸡生长;然而,全椰枣(43%),椰枣肉(43%),椰枣核(27%)的应用量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她们无法确定造成肉鸡生长性能正面效应的原因是否与日粮中高剂量投喂脂肪,椰枣,椰枣肉,椰枣核有关(Vandepopuliere et al. 1995)。有研究表明,全椰枣中含有的纤维(100g/Kg和150g/kg)对日平均增重,吃光量及饲料转化率有降低作用(Tabook et al. 2006)。添加甘露聚糖酶可以促进体增重,从0-3周促进作用为15%(P<0.0001),3-6周促进作用为11%(P=0.0004),6-7周促进作用为18%(P=0.014)(整个过程从0-7周促进作用为13%)。在生长期间,饲料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对吃光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P=0.002)。然而,在开口和肥育期间甘露聚糖酶对肉鸡吃光量无影响。在开口,生长,肥育期间,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P<0.01)。本试验得出的结论与其他研究者关于Hemicell促进肉鸡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发现保持一致(McNaughton et al. 1998; Jackson et al. 2004)。
Hussein 和Alhadrami(2003)建立一个四周的生长试验,得出结论,商业化酶制剂对饲喂含100g/Kg煮熟和未煮熟的椰枣核饲料的肉鸡性能参数无影响。Tabook et al.(2006)报道在添加或不添加酶的肉鸡饲料中应用纤维,肉鸡平均日增重,吃光量,以及饲料转化率均受到抑制。

平均数后标记若字母不同即表示之间具有显著性异样(P<0.05)

胴体指数如表7所示。胴体指数主导脏,胰脏,脂肪沉积,肝脏重都未受饲料中添加全椰枣所影响(P>0.05)。Kamel et al.(1980)采用全椰枣分别替代肉鸡饲料中5%,10%,30%玉米并观测到肝脏和心脏重与不添加全椰枣的空白组相似。而饲料中采用全椰枣取代的试验组肉鸡肌胃重量明显升高。肌胃重量的升高部分原因可能是有石头样的椰枣种子在。

甘露聚糖酶的添加对心脏,肝脏,肌胃的对立重量无显著影响;然而,酶的添加对胰脏对立重量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脂肪垫对立重量则有显著的升高作用。酶的添加可能对中纤维物质有降低作用,这与Ikegami et al.(1990)研究的结果吻合。
脾脏,法氏囊,胸腺重与活体体重的比例显示如表8。35日龄时,随着日粮中含量的升高(最高350g/kg),肉鸡法氏囊,胸腺,脾脏的对立重量显著提高(P<0.0001);但是,在49日龄时期,这些免疫器官的对立重量不受含量的影响(P>0.05)。在35和49日龄时期,酶的添加对免疫器官指数如法氏囊,胸腺和脾脏对立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这与Zou et al.(2006)的研究结果一致。

3.2.3 对新城疫病毒的抗体应答
鸡血清的血凝抗体效价是反应体液免疫能力的一项指标。在对新城疫病毒二次免疫后,抗体对新城疫病毒的应答明显受到日粮中水平的影响(P<0.05)(表9),招致日粮中应用350g/kg全椰枣替代玉米时肉鸡平均抗体效价达到7.75,这明显高于饲料中不含全椰枣和含175g/Kg组。然而,在肉鸡第7和第14日龄,二次免疫后的第1和第5天,抗体效价并不受日粮中的影响(P>0.05)。
分别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免疫后的第14天和第10天,甘露聚糖酶的添加明显促进了抗体对新城疫病毒的应答(P<0.0001)。第28日龄,饲喂添加酶饲料的肉鸡平均抗体效价达到7.5,这比饲喂未添加酶饲料的平均值6.33明显要高(首次体液免疫应答)。第38日龄,饲喂添加酶饲料的肉鸡平均抗体效价为7.83,这比饲喂未添加酶饲料的平均值6.72明显要高(二次体液免疫应答)。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免疫能力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将β-甘露聚糖降解为甘露寡糖。β-甘露聚糖酶可以将β-甘露聚糖水解为甘露寡糖,寡糖可以正面影响免疫系。甘露寡糖明显提高怀孕肉鸡抗体水平已得到证实(Shashidhara and Devegowda 2003)。

平均数后标记若字母不同即表示之间具有显著性异样(P<0.05)
4 结论
小结,试验已取得了目前唯一的可证实全椰枣和椰枣核对肉鸡日粮表观消化能有提高作用的有效数据。肉鸡日粮中全椰枣的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与玉米-豆粕型饲料形成对比。应用低品质全椰枣作为饲料原材料的优势是它价格低廉并且在伊朗和其他一些处于波斯湾区域的国家有丰富的资源。Hemicell(内切型-1,4-β-甘露聚糖酶)的添加能够减轻豆粕和全椰枣中抗营养因子的毒性,从而提高肉鸡生长性能以及提高血清抗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
(参考文献略,需者可函索)